中欧体育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绥芬河片区认真学习领会习在黑龙江视察时和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践行“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使命责任,突出沿边优势和特色,坚持走开放路、打自贸牌,聚焦对外开放,坚持理念开放、产业开放、要素开放、制度开放,稳步提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水平,以创新驱动积蓄向北开放新动能,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贡献绥芬河方案。
今年1月至8月,绥芬河自贸片区新设企业683家,同比增长46.9%,其中外资企业11家;实际使用外资200.3万美元,外贸进出口额完成119.5亿元,同比增长17.7%。
绥芬河自贸片区推动先行先试的突破和改革措施的落实,承接总体方案改革试点任务实施率100%,围绕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挖掘“沿边、对俄、跨境”特色,累计探索形成174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39项获评省级案例,“绥芬河片区深化跨境金融创新助力跨境贸易新业态发展”获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级联席会议简报刊发。
推进投资自由化。绥芬河自贸片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减审批、并环节、优流程、缩时限,一切为项目着想中欧体育中欧体育,用“一份信用”代替“一摞材料”,用“一份承诺”取代“一摞审批”,变“先批后建”为“先建后验”,大幅激发市场活力。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六办”措施,国际物流谷产业园、北大荒食品加工项目、玛速玛汽车配件出口加工基地、首站进口冷链商品集散港等重点项目快速审批,保障项目“当年开工”、企业“快入准营”。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营商局与司法局联合开展执法领域营商环境满意度专项调查行动,采取发放问卷的形式,主动服务、靠前服务、跟进服务,聚焦服务企业群众多渠道、多方位、多频次出实招见实效,深入推进重点执法领域严格规范执法、公正文明执法、包容审慎执法、柔性监管执法,强化了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切实解决了市场主体和群众“办事难”中的执法突出问题,赋能法治化营商环境再提升。
推进贸易便利化。最大限度压缩通关时限、提升口岸效能,绥芬河海关推进实施“自报自缴”“两步申报”“提前申报”“云签发检验检疫证书”等通关便利化改革,通过专人专岗、延时办公、7×24小时预约通关等举措,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设计“内贸跨境运输办理”模块,大幅提升申报效率。绥芬河铁路车站利用95306“数字口岸”系统信息共享,开辟绿色通道,有效助力中欧班列快速通关。
推进金融国际化。近日,绥芬河市金融服务中心联合国家外汇管理局绥芬河市支局,为中国银行绥芬河分行和绥芬河玛速玛公司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使该企业顺利收到境外公司借入的100万美元外债,及时向境内供货商支付货款。这是绥芬河市首笔“外债+收入支付”便利化业务中欧体育,因为实现由“先审后付”变为“先付后查”,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成本,提升了企业跨境融资效率。此外,还开通了全省唯一双币种现钞陆路调运通道,累计调出人民币24笔、6.02亿元。建设了全省自贸片区首家金融超市及跨境金融服务站,实现金融产品“一指化”优选,入驻各类金融机构38家。线上金融超市受理咨询企业198家,对接意向贷款5.4亿元,平台累计浏览量23万余次,线家市场主体提供帮办代办服务,为市场主体节约成本近30万元。
绥芬河自贸片区用好通道优势,聚焦口岸通道设施建设,突出挖掘口岸运能、运营、运行潜力,做优多式联运集疏运物流体系,着力打造互联互通新高地。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绥芬河自贸片区充分利用“国际口岸物流枢纽”优势和陆海联运大通道功能,积极推动跨境物流通道建设,畅通内循环、打通外循环,加快空港物流、大宗物流、保税物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集散物流等六个物流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国际货物集疏、优质要素流动的多式联运平台,正积极打造海陆内外联动、南北双向互通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服务国际运输畅通。中欧班列开行以来,经绥芬河站出入境2313列、21.79万标箱。今年1月至8月过境530列、53490标箱,同比分别增长10.65%、4.53%。经海关总署批复,绥芬河口岸成为国家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试点口岸,上海、盐田、宁波等16个港口成为黑龙江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进境口岸,允许将木材、石化、粮食等涉及出口许可证管制类的货物,纳入内贸货物范围,创新内贸货物跨境运输查验通关模式,辟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通道。今年我省首批TIR运输货物从绥芬河公路口岸完成通关,实现“门到门”不换车便捷运输,大幅提高通关效率。
夯实物流基础设施。今年以来,绥芬河站货场新增1台“龙门吊”、2台“正面吊”,集装箱换装效率大幅提升,过去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换装作业,现在3小时内就能完成。推动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力打造边境仓、海外仓、共享仓。在边境仓上,主要在境内建设物流设施,推进国际物流谷、集装箱集散中心、菜鸟对俄国际干线物流项目;在海外仓上,已在俄罗斯莫斯科、乌苏里斯克等地布局8个海外仓;在共享仓上,加快运营首站进口冷链商品物流集散中心,扩能升级公路口岸互贸物流产业园。
绥芬河自贸片区聚焦“买全俄卖全国,买全国卖全俄”,充分利用两个市场,深度开发两种资源,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完善口岸资质。进境肉类指定查验场地验收通过,今年以来已累计进口俄罗斯鸡爪、白俄罗斯牛肉等贸易额2978万元。积极争取中药材进口口岸资质,已于今年7月18日获批,完备的口岸资质为打造商品进出口储运加工集散中心奠定通关基础。
优化贸易结构。积极服务中欧班列快速通关,经绥芬河铁路口岸开行出境的中欧班列目前已通达欧洲5个国家,入境班列主要到达国内25个城市,运输货物从最初的电器产品扩大到日用百货、工业机械、金属、农副产品、木材等14大品类,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增加汽车配件、电子机械、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提升单位贸易附加值。
拓展贸易业态。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建设,依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积极打造“跨境电商+微商直播”融合模式,自建“绥芬河四叶草”跨境电商网购保税进口平台,开通微商视频号与跨境电商平台小程序协作互通,推动“1210”保税备货进口商品通过微商渠道推广销售,销售商品涵盖保健品、奶粉、日化等11大类、105种商品,有力地促进了境外商品与境内生产生活要素流动。借助获批全省唯一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积极招引服装、鞋帽、机电等商品出口企业和个体商户,用好用足市场采购贸易政策,创新开展市场采购贸易业务,成功落地我省首笔“市场采购贸易”线日首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商品经绥芬河公路口岸发往俄罗斯,截至目前,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已完成贸易额近4亿元中欧体育。
释放自贸试验区“一区引领”,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互市贸易区、绥东试验区及境外园区等“多区联动”效应,推动产业型园区与政策型园区相互衔接。
强化创新联动。以自贸创新推动各区协同联动,形成各园区各有侧重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发展模式,推动形成了“跨境木材加工全产业链平台”“中俄跨境农工贸产业链”“互市贸易全流程监管模式”“中俄产业园区跨境联动融合发展”等一批省级创新实践案例,通过制度创新引领,推动园区联动发展模式加快落地见效。
强化政策叠加。综合保税区利用“两头在外”保税政策优势,发挥区内北大荒等粮食加工企业力量,重点培育以粮食、酒类等商品为主的保税加工产业。边境经济合作区突出产业承载功能,发展以木业加工为主,汽车配件制造、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为辅的多元产业。互市贸易区利用8000元免税政策优势,建设了全国首家铁路互贸交易市场,逐步实现油菜籽、亚麻籽等互市贸易进口农产品落地加工产业集聚,与综合保税区、互市贸易区在粮食委托加工方面形成联动发展模式。
强化数字赋能。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绥意办”“绥芯学”“绥医养”“绥易展”“绥域安”“绥意游”“绥意融”,建设智慧城市,为校园教育、展览会议、医院医疗、景区景点、交通便利、生活服务、口岸商贸、金融诚信等方面提供智能支撑。绥博会期间,“绥易展”平台上线了云门票管理、大数据分析等一键式管理系统,在线生成专属邀请函、电子海报等推广营销功能,展馆导航、展台搜索、位置共享等智慧展馆功能,通过平台赋能推动展会服务更加便捷。“绥意办”APP聚合了各类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资源,与全省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联动,整合涉企事项和便民事项,打造“零次跑腿”服务体系,同时上线公众缴费模块,可缴纳电费、水费、供暖、交通罚款等公共、民生、商业服务事项费用。“绥医养”依托“互联网+医疗”的服务模式,将面向百姓服务的主要功能实现手机移动化中欧体育,患者通过小程序或者微信平台即可享受到医共体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发展“头”在境外、“尾”在境内的全产业链经济,积极构建沿边口岸现代化产业体系。
用好招商政策。出台了《绥芬河自贸片区促进经济发展扶持办法》,坚持“项目谋划为牵引、招商引资为抓手,园区平台为载体,产业生态为目标”四位一体的系统化招商理念和全流程服务理念,开展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引企、引智、引技,围绕省产业振兴行动计划,立足全省“4567”现代产业体系定位,结合绥芬河实际,编制“招商四库”、产业链图谱及招商指南,以“四库”建设为抓手,提高招商引资效能;高质量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梳理产业链环节分布、上下游关系和细分领域;招商指南全面介绍绥芬河口岸优势、主导产业及营商环境,突出优势领域、展现绥芬河魅力。今年以来,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60.5%,引进外资是去年同期50倍。
搭建招商平台。打造招商引资重大活动平台,8月8日举办了第九届中国(绥芬河)国际口岸贸易博览会,参会人员达4.5万人次,博览会期间共举办经贸洽谈、商务对接、对外交流等8项商贸活动,包括新闻发布会、开幕式暨巡馆活动、生物经济(中医药)对接会、口岸集疏运体系企业对接会、木材制品供应链大会暨东北亚木材产业链对接会、“携手并进·筑梦未来”人才交流合作洽谈会、经贸合作对接会、跨境农业合作暨互市贸易推介会等,推介绥芬河区位、政策、产业、通道优势,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广泛参与、寻求合作商机,密切加强与各领域头部企业联系,互通商业信息,拓宽合作渠道,重点围绕绥芬河市主导产业,加强经贸合作,促进项目签约落地。
夯实产业基础。结合新入驻企业的注册、建设、用工、订单、金融等全流程,探索“招引落地、开工建设、投产达效、升规入统”闭环服务体系。今年推进重点项目60个,产业项目投资占比78%。推动企业由贸易向贸工一体发展,培育规上企业82户,加快构建以木业、食品(粮食、肉类、水产)、中药材、汽车配件、清洁能源、装备制造等为重点的“生产加工型”产业,以物流、电商、会展、医养、旅游、金融为重点的“现代服务型”产业,推动通道经济向口岸经济转型,提速打造现代化口岸经济体系。